養老投資
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,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、企業/職業年金、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|
---|
“今天收蛋了嗎”成為年輕人理財的網絡問候語,債基“收蛋人”把0.01%的凈值漲幅比喻為收了一個蛋,2024年對債基“收蛋人”來說是豐收的大年。
得益于2024年債牛的行情,全市場債基取得了較好的業績表現,同花順數據顯示,超過九成開放式債基在2024年取得了正收益;中證短債指數2024年漲幅2.41%,中證純債債基指數2024年漲幅4.03%,債基指數2024年漲幅4.27%。
2025年債市還能延續強勢行情嗎?近期債市出現了小幅的波動調整,今年債基還能繼續“收蛋”嗎?我們來聊聊2025年的債基“收蛋”攻略。
想要“收蛋”,先看債市大環境
債基“收蛋”的收益來源,與債券市場的行情有直接關系。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作為錨點,或許可以看出2024年債牛行情的演繹脈絡幾個關鍵節點。
截至2025/1/14 近一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走勢圖
2024 年初至年中,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路震蕩下行。年初存款利率下調以及降息預期升溫,為債市帶來上行動能,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年初的2.5%開始逐步下行。3月6日,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破2.3%,此后在震蕩行情中延續下行趨勢。7月24日,中央政治局會議宣布將出臺系列超預期利好政策,國債收益率表現強勢并在盤中一度突破2.2%,9月12日再次突破2.1%關鍵點位。12月初,10年期國債收益率首次跌破2%,創自2002 年 4 月以來新低,無風險收益率正式步入“1”時代,并于12月23日突破1.7%。伴隨宏觀經濟有改善跡象,市場對基本面偏弱的預期未逆轉,地方債發行高峰已過,市場對供給壓力的擔憂緩解,央行反復重申 “支持性貨幣政策”,市場預期年底前還會降準,以及機構為迎接2025年年初開門紅在年底搶配債券等因素共同作用,強化了債市行情。
2025年開局第一周,1月6日,10年國債收益率更是下破1.6%的關鍵點位,再創歷史新低。這是在貨幣政策定調、“資產荒” 格局未緩解、歷來開年的學習效應等共同因素的作用下,不少機構 “搶跑” 布局債市跨年行情的情況下,促進中長期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行。但隨后央行宣布暫停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,以平衡國債市場的供求關系,延緩債市收益率下行過快的趨勢,管理利率風險,央行采取了措施引導人民幣匯率穩定,此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1.6%以上區間震蕩。
展望債市后續的走勢,2025年宏觀經濟大環境對債市有望繼續形成利好,財政部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,赤字規模將有較大幅度增加,還將安排更大規模的政府債券,預計穩增長的政策出臺以刺激經濟增長,預計債牛格局或將延續,這可能會導致債券市場整體收益率繼續呈現下行態勢,無風險收益率保持在“1% 時代”,信用利差保持低位,但債市整體波動或將更加頻繁。
2025年債基,怎么買?
如果債市波動有所加大,債基還能繼續持有嗎?這對債基“收蛋人”是一個最關切的話題。我們先來復習一下債基的主要收益來源:
純債債基的收益主要來自兩部分,一是票息收益,二是資本利得。
票息收入
是債券投資相對穩定的收益來源。債券的利率通常是事先確定的。投資者持有債券到期,且債務人不發生違約時,投資者可按照事先約定的利率獲得票息收入。
資本利得
持有債券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,可以簡單理解為通過買賣交易而獲得的價差收益。
如果債市波動加大,那么債券價格波動的價差或將進一步擴大,投資交易的難度更高,行情因素對債券投資組合的資本利得影響較大,但票息收益是相對穩定的。
其次,對于不同風險收益預期的投資者,可以重點配置相應的細分債基品類。
對波動敏感的“收蛋人”
短債基金是理想選擇
如果您對波動比較敏感,對產品期限需求靈活,希望追求穩健、低波動,那么短債基金適合進行閑錢投資安排。
對波動不敏感、
追求長期穩健的“收蛋人”
適合純債基金和一級債基
如果您對收益波動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,能夠承受短期一定波動,追求中長期相對較高的收益,中長期純債基金和一級債基可能更適合您。
想要攻守兼備、
追求更高彈性回報的“收蛋人”
股債混合配置的“固收+”
“固收+”以固定收益投資為基礎,通常將大部分資產配置于債券等固收類資產,同時通過一定比例的股票、可轉債等權益資產力爭來增厚收益。在債市波動加大的情況下,可通過股債配置的平衡來降低整體風險,并靈活把握股債市場機遇。當債券市場表現不佳時,股票資產可能會提供一定的支撐;而當股票市場波動較大時,債券資產又能起到底倉配置的作用。
風險提示:基金有風險,投資須謹慎。投資人應當閱讀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說明書》《產品資料概要》等法律文件,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,特別是特有風險,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、投資經驗、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。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、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,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。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,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。本產品由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,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、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。
知識課:如何用基金定投應對市場波動?
投資課:2025年債基收蛋攻略請查收!
2025-01-22 來源:嘉實基金
2025年債市還能延續強勢行情嗎?
“今天收蛋了嗎”成為年輕人理財的網絡問候語,債基“收蛋人”把0.01%的凈值漲幅比喻為收了一個蛋,2024年對債基“收蛋人”來說是豐收的大年。
得益于2024年債牛的行情,全市場債基取得了較好的業績表現,同花順數據顯示,超過九成開放式債基在2024年取得了正收益;中證短債指數2024年漲幅2.41%,中證純債債基指數2024年漲幅4.03%,債基指數2024年漲幅4.27%。
2025年債市還能延續強勢行情嗎?近期債市出現了小幅的波動調整,今年債基還能繼續“收蛋”嗎?我們來聊聊2025年的債基“收蛋”攻略。
想要“收蛋”,先看債市大環境
債基“收蛋”的收益來源,與債券市場的行情有直接關系。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作為錨點,或許可以看出2024年債牛行情的演繹脈絡幾個關鍵節點。
截至2025/1/14 近一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走勢圖
2024 年初至年中,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路震蕩下行。年初存款利率下調以及降息預期升溫,為債市帶來上行動能,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年初的2.5%開始逐步下行。3月6日,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破2.3%,此后在震蕩行情中延續下行趨勢。7月24日,中央政治局會議宣布將出臺系列超預期利好政策,國債收益率表現強勢并在盤中一度突破2.2%,9月12日再次突破2.1%關鍵點位。12月初,10年期國債收益率首次跌破2%,創自2002 年 4 月以來新低,無風險收益率正式步入“1”時代,并于12月23日突破1.7%。伴隨宏觀經濟有改善跡象,市場對基本面偏弱的預期未逆轉,地方債發行高峰已過,市場對供給壓力的擔憂緩解,央行反復重申 “支持性貨幣政策”,市場預期年底前還會降準,以及機構為迎接2025年年初開門紅在年底搶配債券等因素共同作用,強化了債市行情。
2025年開局第一周,1月6日,10年國債收益率更是下破1.6%的關鍵點位,再創歷史新低。這是在貨幣政策定調、“資產荒” 格局未緩解、歷來開年的學習效應等共同因素的作用下,不少機構 “搶跑” 布局債市跨年行情的情況下,促進中長期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行。但隨后央行宣布暫停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,以平衡國債市場的供求關系,延緩債市收益率下行過快的趨勢,管理利率風險,央行采取了措施引導人民幣匯率穩定,此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1.6%以上區間震蕩。
展望債市后續的走勢,2025年宏觀經濟大環境對債市有望繼續形成利好,財政部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,赤字規模將有較大幅度增加,還將安排更大規模的政府債券,預計穩增長的政策出臺以刺激經濟增長,預計債牛格局或將延續,這可能會導致債券市場整體收益率繼續呈現下行態勢,無風險收益率保持在“1% 時代”,信用利差保持低位,但債市整體波動或將更加頻繁。
2025年債基,怎么買?
如果債市波動有所加大,債基還能繼續持有嗎?這對債基“收蛋人”是一個最關切的話題。我們先來復習一下債基的主要收益來源:
純債債基的收益主要來自兩部分,一是票息收益,二是資本利得。
票息收入
是債券投資相對穩定的收益來源。債券的利率通常是事先確定的。投資者持有債券到期,且債務人不發生違約時,投資者可按照事先約定的利率獲得票息收入。
資本利得
持有債券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,可以簡單理解為通過買賣交易而獲得的價差收益。
如果債市波動加大,那么債券價格波動的價差或將進一步擴大,投資交易的難度更高,行情因素對債券投資組合的資本利得影響較大,但票息收益是相對穩定的。
其次,對于不同風險收益預期的投資者,可以重點配置相應的細分債基品類。
對波動敏感的“收蛋人”
短債基金是理想選擇
如果您對波動比較敏感,對產品期限需求靈活,希望追求穩健、低波動,那么短債基金適合進行閑錢投資安排。
對波動不敏感、
追求長期穩健的“收蛋人”
適合純債基金和一級債基
如果您對收益波動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,能夠承受短期一定波動,追求中長期相對較高的收益,中長期純債基金和一級債基可能更適合您。
想要攻守兼備、
追求更高彈性回報的“收蛋人”
股債混合配置的“固收+”
“固收+”以固定收益投資為基礎,通常將大部分資產配置于債券等固收類資產,同時通過一定比例的股票、可轉債等權益資產力爭來增厚收益。在債市波動加大的情況下,可通過股債配置的平衡來降低整體風險,并靈活把握股債市場機遇。當債券市場表現不佳時,股票資產可能會提供一定的支撐;而當股票市場波動較大時,債券資產又能起到底倉配置的作用。
風險提示:基金有風險,投資須謹慎。投資人應當閱讀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說明書》《產品資料概要》等法律文件,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,特別是特有風險,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、投資經驗、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。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、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,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。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,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。本產品由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,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、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。